-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概要: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脉注射。有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黑朦、晕厥等情况,应当常规建议其接受ICD治疗。ICD依然是治疗的首选。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详细治疗:治疗:1.药物治疗首选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前者50mg/次,后者150mg/次溶于20ml生理盐水缓慢注射,如心率未见减慢可每5~15min重复,30min内总量利多卡因不超过300mg(老人适当减量),如有效可继续静滴维持;胺碘酮维持性静脉滴注或泵入[(10~20mg/(kg·d)],24h不超过1200mg。一旦室速(室早)消失可改为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口服维持以巩固疗效。如心率持续不低于160次/min并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功能障碍时仍应考虑直流电同步转复,处理时应更加谨慎,防止并发症。根据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的研究显示,AMI后有潜在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用lc类药物如恩卡尼、氟卡尼治疗组的死亡率反较安慰剂高,因此,认为Ⅰc类药物不宜作为理想的首选药。除非患者心肌电生理特性发生自限性的演变以致室速病灶消失,事实上是没有任何药物能够真正地治愈室速的。另一方面,心肌病变的发展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室速。2.介入治疗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患者有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黑朦、晕厥等情况,应当常规建议其接受ICD治疗。当然,对于LVEF已低于20%左右的终末期患者,现有的资料显示患者受益有限。这些患者会受益于能提供心室同步功能的三腔(双心室)起搏除颤器。在导管消融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两个。首先是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标测到室速折返路径;其次,即使已经找到了关键的折返通路,如何能够保证消融能量能够在心梗之后的瘢痕与心肌交织的区域形成足够深的有效损伤灶.遗憾的是,迄今这两个要求依然雌以解决.在消融能量方面,建议采用盐水冲洗大头电极。2001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消融,所以采用的标测手段为心内非接触标测技术。该技术能提供高精度的四维标测,理论上只需一次室速搏动甚至室性期前收缩即可对病灶(至少是出口)标测。初步的消融效果令人鼓舞。但是,总体而言,目前国际上导管消融治疗心梗后室速的成功难以令人满意,即使是单形型VT,即使成功率介于57%~90%,复发率17%~50%,也正因为如此,ICD依然是治疗的首选。
2018-04-26 21:1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