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其恢复过程较为复杂,涉及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关节功能恢复等。影响恢复的因素包括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康复锻炼、个人体质以及日常护理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7-18 17:24
1.骨折严重程度:轻度骨折恢复相对较快,严重骨折可能伴有更多并发症,影响恢复进度。
2.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恢复过程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手术治疗需注意伤口护理,保守治疗要确保固定牢固。
3.康复锻炼:适时适量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但过度锻炼可能加重损伤。
4.个人体质: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
5.日常护理:包括休息姿势、饮食营养、避免再次受伤等。
总之,踝部骨折后的恢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注意日常护理。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踝关节骨折?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有人统计,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Davis-Weber分类法根据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该分类以下胫腓联合为界将骨折分为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型),较简单,使用方便,但却不能说明整个踝关节各种复杂改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