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向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神经内分泌专科
-
单侧多囊肾在新生儿中较为罕见,病情发展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囊肿大小、数量、是否影响肾功能、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遗传模式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8-08-13 19:57
1.遗传模式:单侧多囊肾通常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囊肾病变异形式引起,少数情况下,可能是孤立事件,没有家族遗传背景。
2.囊肿特征:囊肿的大小和数量对肾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型或多发性囊肿可能导致肾脏结构变形,影响其正常工作。
3.肾功能状态:如果单侧多囊肾未显著影响剩余肾脏的滤过功能,预后可能较好。但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移植。
4.并发症:并发高血压、感染、出血或结石等情况,会加剧病情恶化,增加管理难度。
5.早期诊断与监测: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单侧多囊肾的宝宝是否会面临生命危险,取决于上述因素的综合评估。早期诊断、密切监测和适当治疗是关键,以确保最佳健康结果。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又名Potter(Ⅰ)综合征、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病。我国1941年朱宪彝首先报道,本病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