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小儿心脏中心外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引发致命的并发症,如肺栓塞,若未及时治疗,确实存在生命风险。此病症通常由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壁损伤等因素引发,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乃至危及生命。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7-29 15:42
1.血流滞缓:长时间不动,如长途旅行、卧床休息,可使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遗传性血液疾病,使血液更易于凝固,促进血栓形成。
3.血管壁损伤:手术、创伤或炎症可损伤血管内膜,激活凝血机制,诱发血栓。
4.妊娠与避孕药:怀孕期间和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风险。
5.其他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血压等,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物理疗法如压力袜,以及在特定情况下采用溶栓治疗或手术。预防措施如定期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