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仕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推拿科
-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高位截瘫方面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肌肉萎缩,缓解疼痛不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07-21 11:25
1.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营养物质输送至受损部位,利于组织修复。
2.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适量针刺特定穴位可能激活神经系统,对受损神经产生一定刺激作用,有助于神经再生与修复。
3.减轻肌肉萎缩:针灸可调节肌肉张力,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保持肌肉活力。
4.缓解疼痛不适:对于高位截瘫伴随的疼痛症状,针灸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5.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综合上述作用,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高位截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在高位截瘫治疗中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但需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及其他治疗措施共同实施。建议寻求专业医师指导,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