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经常咬手可能会增加患蛔虫病的风险,这涉及到蛔虫的传播方式、个人卫生习惯、儿童易感性、环境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8-07-22 12:09
1.蛔虫传播方式:蛔虫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手接触到带有蛔虫卵的物品,再放入口中,就可能感染。
2.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咬手且不注意手部清洁,容易将蛔虫卵带入体内。
3.儿童易感性: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卫生意识不足,更易感染蛔虫。
4.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不卫生,接触到被蛔虫卵污染的物品概率大。
5.预防措施:定期消毒孩子的手和玩具,教导孩子外出后不乱碰东西,回家及时洗手。
6.诊断方法:出现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可通过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来确诊。
7.治疗手段: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等,需遵医嘱用药。
总之,经常咬手不是一定会患蛔虫病,但确实存在风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蛔虫病至关重要。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