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克君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其发病原因多样,症状表现不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以下介绍常见的治疗药物。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8-08-01 22:52
1.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这类药物常用于泌乳素腺瘤,可抑制泌乳素分泌。
2.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兰瑞肽。适用于生长激素腺瘤,能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3.替莫唑胺:对于侵袭性垂体瘤或垂体癌可能有一定作用。
4.靶向药物:部分新型靶向药物正在研究中,但应用尚不广泛。
垂体瘤的治疗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肿瘤类型、大小、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组来自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及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垂体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无症状性垂体肿瘤在尸解时被发现者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时期内被发现,有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为无症状性。日益增大的瘤体压迫可引起头痛、视野缺损、甲状腺或。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综合征,在出现这些症状以前就有性功能减退症状而就医。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现,而睾丸萎缩则出现较早。国内报道老年人垂体瘤发病率存2%~12%之间,以60岁左右最多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