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玉君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小儿电解质紊乱的处理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紊乱类型、严重程度、原发病因、患儿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8-07-31 09:05
1.紊乱类型:常见的有钠、钾、钙、镁等离子的失衡。钠失衡可表现为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钾失衡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等。
2.严重程度:轻度紊乱可能症状不明显,重度则可能危及生命。
3.原发病因:如腹泻、呕吐、肾脏疾病等都可能导致。
4.患儿年龄:年龄小的患儿对电解质失衡的耐受能力较差。
5.身体状况:若患儿本身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处理时需更谨慎。
总之,小儿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确保其尽快恢复正常的电解质平衡。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