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祥兴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面对肠胃炎引发的电解质紊乱,首要任务是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调整饮食,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同时关注临床表现变化,适时就医评估电解质状态。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8-07-31 08:07
1.补充电解质:通过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III,以补充钠、钾等丢失的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饮食调整:采用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促进恢复。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以及抗生素,若感染性肠胃炎所致。
4.监测症状:密切观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以及是否出现乏力、心悸等电解质紊乱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就医评估: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尤其是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电解质检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肠胃炎伴电解质紊乱的管理,重点在于电解质的及时补充、合理饮食、适当药物干预,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保障安全有效的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