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钟微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新生儿外科
-
新生儿电解质紊乱需引起重视,可能源于先天代谢异常、喂养不当、脱水或肾脏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以避免潜在的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后果。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07-21 09:33
1.病因分析:电解质紊乱可能由先天性代谢异常、喂养管理不当、脱水状态、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或感染性疾病引发。
2.症状观察:密切监测新生儿是否出现喂养困难、体重下降、肌张力变化或呼吸窘迫等症状。
3.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液电解质检查确认钠、钾、钙、镁等离子水平,评估酸碱平衡状态。
4.治疗策略:依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喂养方案、补充缺失的电解质、纠正脱水或治疗潜在疾病。
5.专业监护: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或新生儿科接受专业医护团队的持续监测与治疗。
面对新生儿电解质紊乱,及时的专业评估与治疗极为关键。家长应紧密配合医护人员,确保孩子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与医疗护理。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治疗时机,以防并发症发生。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