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侯大为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外科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漏便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肛门括约肌功能未恢复、手术吻合口问题、肠道炎症、术后感染以及神经功能异常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8-07-30 16:15
1.肛门括约肌功能未恢复:术后短期内肛门括约肌力量不足,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来恢复。
2.手术吻合口问题:如吻合口愈合不良、狭窄等,可能影响粪便控制。
3.肠道炎症: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和分泌异常,引起漏便。
4.术后感染:感染可影响肠道和周围组织的正常功能。
5.神经功能异常:手术可能影响肠道神经支配,影响肠道运动和感觉。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漏便的情况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多数患者经过适当处理可逐渐改善。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对本病做详尽的描述,故也称为Hirschsprung病(简称HD)。是一种神经峭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是新生儿期低位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为4:1。本病有家族性发生倾向,有报道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