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易述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
乙型肝炎引发的肝腹水治疗需综合评估病情,通过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少腹水生成等措施,病情可得到控制,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治疗过程需住院观察,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停药。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7-27 14:08
1.抗病毒治疗: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
2.改善肝功能:给予肝保护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促进肝细胞修复。
3.控制腹水: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和螺内酯,必要时行腹腔穿刺放腹水。
4.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预防低蛋白血症,有助于腹水吸收。
5.定期监测: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腹水量,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肝炎肝腹水治疗虽复杂,但遵循医嘱,坚持规范治疗,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务必在消化内科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特约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乙型肝炎如果目前没有经过正规治疗,已经发展成为肝硬化,而且根化现在出现了腹水,说明目前一定是个个性化的时代,长期疾病是相当为重的,可能会随时会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啊,危及患者的幸运,所以目前建议积极的改善腹水,纠正低蛋白血症,预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等,并发症的发生,来有效的维持和稳定生命。
2019-12-15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