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性肌炎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7-22 06:37
1.发病机制: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神经介质异常有关;多发性肌炎是骨骼肌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但具体病因不明。
2.症状表现: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症状有波动性;多发性肌炎常有肌肉疼痛、无力、关节疼痛和肌萎缩。
3.诊断方法:重症肌无力可通过新斯的明试验、重复神经电刺激等检查确诊;多发性肌炎依靠肌酶检测、肌电图、肌肉活检等。
4.治疗手段:重症肌无力常用溴吡斯的明、泼尼松、免疫球蛋白等;多发性肌炎常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药物。
5.预后:重症肌无力经规范治疗可较好控制病情,但部分可能复发;多发性肌炎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部分可能遗留肌肉无力。
总之,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性肌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