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志珺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脑动脉硬化症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确实可能引发脑梗。这一过程通常涉及血管壁的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斑块形成以及最终的血管狭窄或闭塞,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脑梗的风险。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7-26 15:02
1.血管壁损伤: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损害血管内皮,为动脉硬化提供了启动条件。
2.脂质沉积:血液中的脂质在受损血管壁处堆积,形成脂质斑块,逐渐增大。
3.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参与清除脂质,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反而加剧了血管壁的损伤。
4.斑块形成:随着脂质沉积和炎症的持续,血管壁逐渐增厚,形成斑块。
5.血管狭窄或闭塞:斑块增大导致血管腔变窄,严重时可完全阻塞血管,引发脑梗。
6.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脑动脉硬化症通过上述机制增加了脑梗的风险,因此,控制血压、血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动脉硬化,对于预防脑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