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定立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发,属于RNA病毒家族的一员,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日常生活中,如拥抱、接吻、共餐等方式不会造成病毒传播。感染HCV后,可能经历急性期至慢性期转变,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7-27 18:34
1.病毒特性: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单链正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分为多个基因型。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头、输血、纹身等;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重要途径。
3.感染阶段:急性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慢性期持续时间长,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4.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个人护理用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5.治疗方案: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如索非布韦、达卡他韦和雷迪帕韦等,疗程依据基因型而定。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传播需警惕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感染后需重视监测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