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遗传性压力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即使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仍可能发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结构特点、外界压力作用、免疫系统异常以及代谢紊乱等。 1. 遗传因素:该病由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模式多样,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 2. 神经结构特点:神经纤维本身的结构脆弱,容易在轻微压力下受损。 3. 外界压力作用:长期反复的轻微机械压力,如特定姿势、劳动等,可诱发疾病。 4. 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攻击神经组织。 5. 代谢紊乱:如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 总之,遗传性压力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 B1、地巴唑等)、物理治疗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2024-11-07 17: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娜 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遗传性压力性周围神经病,它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周围神经病,在轻微的机械损害或压迫下发生急性单神经或神经丛麻痹。症状不严重的问题不大,可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治疗,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吃些含钾和矿物质多的食物,促进新陈代谢为宜,适当的运动。
2024-11-08 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