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令方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检查过敏源时,通常重点检测常见且易引发过敏的物质,如食物、花粉、尘螨、药物、动物毛发等。而农药和化学残留未被普遍纳入常规检测,原因包括检测难度大、接触频率相对较低、症状不典型、成本较高、缺乏标准化检测方法等。 1.检测难度大:农药和化学残留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难以准确检测和识别。 2.接触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人群日常生活中直接、大量接触农药和化学残留的情况相对较少。 3.症状不典型:即使因农药和化学残留过敏,症状可能与其他常见过敏源导致的症状相似,增加了诊断难度。 4.成本较高:开展这两项的检测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 5.缺乏标准化检测方法:目前针对农药和化学残留的过敏源检测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流程。 总之,虽然检查过敏源一般没有农药和化学残留这两项,但如果怀疑与这两类物质有关,应向医生详细描述接触史和症状,以便综合判断。
2024-11-11 04:4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农药中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农药中毒病例在300万例以上。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的急性农药中毒人数约在30万以上,近年仍超过10万,总体病死率约为12%,主要为有机磷及其混配农药中毒,其中生产性中毒约1/4(平均病死率0. 72%),非生产性中毒占314(平均病死率8.95%);其次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急性杀鼠剂(包括已禁用的氟乙酰胺、毒鼠强)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病死率甚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