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糜烂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炎症和糜烂。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 1. 传播途径:口口传播常见于共用餐具、接吻等;粪口传播可能因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发生。 2. 感染机制: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尿素酶破坏胃内酸碱平衡,其分泌的毒素损伤胃黏膜,引发炎症和糜烂。 3.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4. 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胃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等,以明确是否感染及病情程度。 5. 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治疗期间需遵医嘱,按时服药。 总之,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糜烂性胃炎,应重视预防,一旦确诊要积极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康复。
2024-11-06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