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里急后重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8-08-07 16:25
1. 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肠道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等是常见原因。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治疗上,首先要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方面,可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止泻药如洛哌丁胺,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
2. 肠道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时,也可能导致里急后重。此时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细菌感染使用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炎症会引起里急后重。治疗常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
4. 肠道肿瘤:当肠道内有肿瘤生长时,也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5. 其他原因:直肠脱垂、盆腔脓肿等也可能导致里急后重,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
总之,里急后重的原因多样,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治疗肠易激就能改善。需要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建议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