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沈媛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急性乳腺炎发生时,继续哺乳不仅安全,而且有助于缓解炎症。通过宝宝吸吮,可以促进乳汁排出,减少乳腺堵塞,利于炎症吸收。不过,伴随发热或乳腺局部化脓时,需暂停哺乳,采取其他措施护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8-08-07 17:05
1.继续哺乳的作用:宝宝吸吮能有效排空乳汁,减少乳管堵塞,加速炎症吸收。
2.发热时的处理:若伴有高热,建议暂停哺乳,以免体温过高影响宝宝,同时需挤奶保持乳腺通畅。
3.局部化脓的应对:乳腺出现化脓迹象时,暂停哺乳,避免感染扩散,及时就医处理。
4.药物治疗选择: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或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相对安全,对哺乳影响较小。
5.物理疗法辅助:温敷乳房,有助于缓解乳腺炎症状,促进乳汁流动,但避免局部过热,以免加重炎症。
急性乳腺炎期间,哺乳有助于炎症恢复,但在特殊情况下需暂停,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结合物理疗法,以保障母婴健康。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乳头炎、乳晕炎及乳腺炎。最常见于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率为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其次是链球菌,如不及时处理,则发展为蜂窝织炎、化脓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发病率为2.9%~4.8%。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两大发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头过小或内陷、乳汁过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畅所致;入侵细菌多来源于乳头皮肤的破损、不良哺乳习惯、婴儿口腔炎症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