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成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现象,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产妇自身的全身性疾病等。若身体感到不适,务必立刻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开处方。
2018-08-07 17:08
1.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可导致子宫收缩无力,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都会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损伤:急产、巨大儿分娩、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可能损伤软产道而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本身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影响凝血功能,易引发产后出血。
5.全身性疾病:产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贫血等,也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妇在产前应做好各项检查,产后密切观察,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