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急性胃肠炎可能导致脱水,其原因包括频繁呕吐、严重腹泻、水分摄入不足、电解质失衡、身体代谢紊乱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8-08-08 13:39
1.频繁呕吐:胃肠炎症刺激,使胃内容物大量排出,水分随之丢失。
2.严重腹泻:肠道黏膜受损,肠道蠕动加快,大量液体和电解质排出体外。
3.水分摄入不足:患病期间食欲减退,饮水减少,无法补充丢失的水分。
4.电解质失衡:钾、钠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影响细胞功能和体液平衡。
5.身体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影响正常代谢,水分调节机制失调。
总之,急性胃肠炎患者一旦出现脱水症状,应引起重视。轻度脱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则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休息。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