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在病因、症状、病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包括发病诱因、症状表现、持续时间、治疗策略、疾病转归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8-08-08 13:41
1.发病诱因:急性胃肠炎常由饮食不洁、细菌病毒感染等引起;慢性胃肠炎多因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因素等所致。
2.症状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较剧烈,如频繁呕吐、腹泻、腹痛剧烈;慢性胃肠炎症状相对缓和,常有腹部隐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3.持续时间:急性胃肠炎病程较短,一般数天至一周可恢复;慢性胃肠炎病程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治疗策略:急性胃肠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如补液、止泻、止吐;慢性胃肠炎除对症治疗外,还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抗幽门螺杆菌。
5.疾病转归:急性胃肠炎多数预后良好;慢性胃肠炎易反复发作,若不规范治疗,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
总之,急性胃肠炎起病急、症状重但恢复快,慢性胃肠炎起病缓、症状轻但病程长且易反复。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