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仝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饿的时候不一定会低血糖,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人体质、饮食结构、基础疾病、运动量、药物影响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8-08-28 08:16
1.个人体质:有些人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强,即使饥饿也能维持血糖稳定;而另一些人则较容易出现低血糖。
2.饮食结构:长期高糖饮食者,血糖调节机制可能受损,饥饿时易低血糖;均衡饮食者则相对不易。
3.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若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胰岛素过量,易在饥饿时低血糖;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代谢快,也可能出现。
4.运动量: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饥饿时低血糖风险增加。
5.药物影响:服用某些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可能导致饥饿时低血糖。
总之,饥饿时是否低血糖因人而异,如有相关疑虑,可就医检查。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均称为低血糖症。正常人血糖基本稳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围内。低血糖的标准不易界定。在不同的个人(或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临床阶段)都不相同。所以,应该以更具有生理意义的Whipple’s三联征来定义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关的症状;②当时血糖值较低;③以上症状在血糖值同升后会消失。多数低血糖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并与药物相关。非药物相关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其次为胰岛细胞瘤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肝源性或恶性肿瘤所致的低血糖症也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