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宁宁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三级甲等
肿瘤内科
-
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8-08-27 16:52
1.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尼妥珠单抗,能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
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发挥抗癌作用。
5.其他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
鼻咽癌患者的靶向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发病与种族易感性、病毒和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多属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26%。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及脑神经侵犯,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在北美洲国家少见,但在东方国家是一种最常见的癌症。移居北美的中国人较北美土著人更常见。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较其父辈发病率稍低。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男性多于女性,为2~3:1。好发年龄为40~49岁,发病率在2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以后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鼻咽癌发病率以广东最高,次为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