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脚部反复水肿如何治疗
2006年检查发现肝硬化,2008年怕脾脏出血将脾脏切除,后坚持服用“阿德福韦酯”两年前增加了“拉米夫定”,前一个月发现脚部水肿,医生检查白蛋白偏低,注射了5支白蛋白。住院后发现肝昏迷,肝性脑病。经治疗基本得到控制。出院一周后(现在)脚部又开始出现水肿。请问,要怎么进行治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跃成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肝硬化患者脚部反复水肿,可能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肾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等有关。 1. 低蛋白血症: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治疗上除了补充白蛋白,还可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肉、蛋类等。 2. 门脉高压:肝硬化后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腹腔及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可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等。 3. 肾功能异常:肝硬化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水钠潴留。需要监测肾功能,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4. 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患者可能并发心功能不全,影响血液循环。要评估心功能,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如地高辛等。 5.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长期卧床或下肢血管病变可导致。可通过抬高下肢、穿弹力袜等改善,严重时考虑介入治疗。 肝硬化患者脚部反复水肿的原因较为复杂,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和饮食,以促进病情的改善。
2024-11-11 06:0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nic 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脏病由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所致的大脑功能障碍。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过去曾称为肝性昏迷,因昏迷只是肝性脑病全过程的一个表现,且某些门一体分流的患者,仅有意识行为改变而并不发生昏迷,故肝性昏迷一词已很少采用。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 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做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