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康复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风险,但并非绝对,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之一,环境、心理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1. 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但遗传并非是唯一决定因素。 2.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如长期处于高压、紧张、恶劣的人际关系中,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3. 心理因素:个体的性格特征、应对方式、心理承受能力等,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 4. 神经生化因素: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衡,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 5.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总之,精神分裂症康复后,虽然遗传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通过改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心态、增强社会支持等,可降低发病风险。如果有相关担忧,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2024-11-10 21:49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