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表现,是由于长期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所形成的结节状物。其形成与血尿酸浓度、病程长短、治疗情况等密切相关。 1. 形成机制:尿酸盐溶解度低,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超过饱和度,就会析出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等部位,逐渐形成痛风石。 2. 外观特点: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质地坚硬,表面皮肤菲薄,破溃后可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3. 常见部位:常出现在关节周围,如脚趾、脚踝、膝关节、手指关节等,也可见于耳廓、鹰嘴等部位。 4. 影响危害:可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影响关节功能,还可能引起皮肤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 5. 诊断方法:通过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X 线等检查,结合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总之,痛风石是痛风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患者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采取规范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以减少其危害。
2024-11-10 2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