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胆囊功能异常等。针灸作为中医疗法,在胆结石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胆结石的形成: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衡,容易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结石。 2. 胆道感染影响:细菌感染可导致胆道炎症,促使结石形成。 3.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排泄不畅,增加结石风险。 4. 药物治疗:常用的有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等,能溶解较小结石或缓解炎症。 5.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症状严重的结石,多采用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 6. 针灸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但无法直接消除结石。 总之,胆结石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针灸可作为辅助手段,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
2024-11-13 06:0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