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邓莉华 主治医师
九江泌尿科医院
血管瘤
-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基于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破坏瘤体组织等原理,包括减少血供、诱导瘤体萎缩、降低破裂风险等。 1. 栓塞供血动脉:通过向血管瘤的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如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等,阻塞血管,减少瘤体的血液供应。 2. 诱导瘤体萎缩:血供减少后,瘤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逐渐萎缩变小。 3. 降低破裂风险:减小瘤体体积,使其张力降低,降低破裂出血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4. 创伤小恢复快:相比传统手术,微创介入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5. 精准定位治疗: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能够准确地将治疗物质送达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治疗前应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2024-12-08 16: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总政机关门诊部
其他
内科
-
在B 超的引导下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抽吸囊液或者注入药物,使囊肿萎缩消失,腺肌瘤或肌瘤经过注药瞬间变性坏死,萎缩,最终纤维化,临床症状随之缓解。具有不开刀,不打孔,细针穿刺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不复发,不住院等诸多优点,符合了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
2024-12-08 16: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敏
九江泌尿科医院
血管瘤
-
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是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阻塞血管瘤的供血血管,使其萎缩、减小甚至消失。主要包括栓塞血管瘤供血动脉、破坏瘤内血管床、诱导血栓形成等。 1.栓塞供血动脉:向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内注入栓塞剂,如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等,阻断血液供应。 2.破坏血管床:使用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如射频、微波等,损伤瘤内血管床,减少血液流通。 3.诱导血栓形成:促使血管瘤内形成血栓,阻止血液进入瘤体,使其逐渐萎缩。 4.抑制血管生成: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抑制新血管的生成,限制血管瘤的生长。 5.减少瘤内压力:阻断供血后,瘤内压力降低,血管瘤体积随之减小。 总之,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且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024-12-08 1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