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于顾然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癔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由精神因素诱发,有分离和转换症状,心理治疗重要,预后较好,包括病因、症状、治疗、预后和预防等。 1.病因: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自我暗示、个体易感性。 2.症状:分离症状如记忆丧失,转换症状如运动障碍。 3.治疗:心理治疗为主,如暗示疗法、催眠疗法,必要时结合药物,如地西泮、氟西汀、舍曲林。 4.预后:多数患者一年内可自行缓解,少数可能复发。 5.预防: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刺激,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癔症虽症状多样,但通过合理治疗和预防,多数能良好恢复。
2024-09-27 05:2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引起。癔症是指一种有癌症性人格基础和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碍。本症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其他类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女性较多,女性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结婚时间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关系不好的年轻媳妇更易发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