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结肠镜检查发生肠穿孔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肠道自身状况、器械因素、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其他一些少见原因。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8-03-24 12:57
1.操作不当:检查过程中,医生操作手法不够熟练、动作粗暴,比如过度充气、过度牵拉肠管等,可能导致肠壁损伤穿孔。
2.肠道自身状况:肠道存在严重的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肠壁组织脆弱,容易在结肠镜检查时发生穿孔。
3.器械因素:结肠镜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前端过于锐利,或者器械老化、损坏,也会增加肠穿孔的风险。
4.患者个体差异:患者年龄较大、肠壁薄、基础疾病多,如患有肠粘连、肠梗阻等,其肠壁的耐受能力较差,易发生穿孔。
5.其他少见原因: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突然剧烈移动身体,或者肠道先天发育异常等,也可能引发肠穿孔。
总之,虽然结肠镜检查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但仍存在肠穿孔的风险。医生在操作时会严格遵循规范,尽量降低风险。患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以便医生评估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