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韶华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电解质紊乱引起抽搐较为常见,可能由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或高钾血症等导致。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8-07-31 16:59
1.低钙血症: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抽搐。治疗常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
2.低钾血症:钾离子缺乏可影响肌肉功能,导致抽搐。治疗可口服氯化钾或静脉输注钾制剂。
3.低钠血症:血钠水平过低影响神经功能,引发抽搐。轻度可通过饮食补充,严重时需静脉输注氯化钠溶液。
4.低镁血症:镁离子不足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造成抽搐。补充硫酸镁可缓解症状。
5.高钾血症:钾离子过高抑制神经肌肉功能,可能引起抽搐。治疗包括促进钾离子排出、使用钙剂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等。
电解质紊乱导致抽搐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