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通常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典型体征,同时要与椎间盘源性痛、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第 3 腰椎横突综合征、急性腰扭伤等相鉴别。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7-08-28 16:09
1.椎间盘源性痛:椎间盘退变可能引发小关节紊乱,二者鉴别有难度。单纯小关节紊乱复位后疼痛缓解快且不易复发,而椎间盘源性痛持续且难彻底缓解。
2.腰肌劳损:表现为慢性腰痛,无急性外伤史,呈酸胀痛,休息后减轻,反复发作,在肌肉起止点附近有较固定压痛点。
3.棘上棘间韧带炎:慢性腰痛,局限于腰后正中区,压痛点在棘突和棘间,无放射痛。
4.第 3 腰椎横突综合征:有骶棘肌痉挛、第三腰椎横突尖压痛,局封治疗效果好。
5.急性腰扭伤:有明确外伤史,肌肉附着点压痛明显,局封后疼痛消失。
总之,诊断腰椎小关节紊乱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仔细辨别症状和体征,以做出准确诊断。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骨错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多由于腰部的不协调动作而引起腰椎后小关节解剖位置的细微改变。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疗是卧床休息同时可口服止痛解痉剂如安定可缓解和消除腰肌痉挛。腰椎后关节错缝的手法治疗,效果确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