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血管性痴呆的预后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础疾病控制、病灶部位及范围、治疗及时性与有效性、康复训练情况和患者自身条件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5-11-11 15:16
1.基础疾病控制: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如果这些基础病控制不好,会加重血管损伤,影响脑部供血,从而使预后变差。
2.病灶部位及范围:如果病灶位于大脑的重要功能区,如海马体、额叶等,或者病灶范围较大,预后往往不太理想。
3.治疗及时性与有效性:及时进行溶栓、抗凝、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能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
4.康复训练情况:科学合理的认知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提升预后效果。
5.患者自身条件: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基础状况差、合并其他疾病等,都会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血管性痴呆的预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动脉硬化性痴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状态、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发梗死性痴呆(MID)、腔隙性痴呆(lacunar dementia)、遗传性多发梗塞性痴呆(HMID)等。为避免误解,有专家建议凡与血管性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