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志强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
肛肠外科
-
大便过后肛门下坠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痔疮、直肠脱垂、肛窦炎、肠道炎症、盆底肌肉松弛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7-10-25 22:40
1.痔疮:是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肿大,排便时可能刺激产生下坠感。治疗可外用痔疮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2.直肠脱垂: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向下移位,会有明显下坠感。轻度可通过提肛训练改善,严重时需手术。
3.肛窦炎:肛窦因感染发炎,导致肛门坠胀。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
4.肠道炎症:如结肠炎,炎症刺激肠道引起不适。需抗炎治疗,如使用诺氟沙星胶囊。
5.盆底肌肉松弛:多见于产后女性或老年人。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缓解。
出现肛门下坠感,建议先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用药需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