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艺东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多种方法控制病情进展。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4-03-01 16:54
1.疾病原理: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神经信号传递受阻,引起肌肉功能障碍。
2.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利鲁唑、依达拉奉、甲钴胺等;物理治疗,如康复训练、按摩等;呼吸支持,如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3.药物效用:利鲁唑能延缓病情进展;依达拉奉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甲钴胺可营养神经。
4.病情监测: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肌肉力量检查等。
5.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虽然运动神经元病难以根治,但积极治疗和科学护理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恶化。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临床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肌萎缩、肌无力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损害的体征并存临床上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及原发性侧索硬化。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最常见的MND类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发病率约2/10万,人群患病率(4~6)/10万同90%以上为散发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岁起病,男性多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