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艺莉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心律不齐早搏的处理,需考虑病因、症状、检查结果、患者个体情况及治疗方法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5-11-11 20:24
1.病因:可能由生理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或病理因素如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
2.症状: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等。
3.检查结果: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明确早搏类型和频率。
4.患者个体情况:年龄、基础疾病等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5.治疗方法:轻者可先观察,调整生活方式;严重者使用药物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术。
总之,心律不齐早搏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过口腔咳出。这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由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所引起,外伤、免疫性疾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但较少见。大量咯血时可使呼吸道阻塞导致室息或使患者出现失衄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多以咯血量的多少和咯血时的出血速度作为判定咯血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一般以在24 h内咯血<100ml>100 ml)则认为是大咯血。大咯血多见于支气管肺结核和肺肿瘤,大咯血时如血块阻塞呼吸道可引起窒息、危及患者生命。而少量咯血尤其是痰中带血时要引起重视,因虽不危及生命但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老年人小量咯血或血痰应高度警惕肺部肿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