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达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发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贫血、黄疸、血尿等,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调节紊乱等因素有关。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4-02-14 12:32
1.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诱发,自身免疫调节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2.症状表现:除贫血、黄疸、血尿外,还可能有乏力、头晕、心悸等。
3.检查方法:可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抗体检测、血常规等明确诊断。
4.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环孢素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5.治疗方式:病情严重时可输血治疗,也可采用脾切除等方法。
6.日常注意: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及时诊治,遵循医生建议,积极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以改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