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国书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
三级甲等
治未病科
-
血凝检查结果的解读需综合多种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等,还需考虑个人病史、用药情况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4-01-10 09:11
1.血小板计数:反映止血和凝血功能,数量异常可能影响凝血。
2.凝血酶原时间(PT):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因子缺乏。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与相关凝血因子有关。
4.纤维蛋白原含量:其水平变化对凝血有重要作用。
5.个人病史:如有血友病、肝病等,会影响结果解读。
6.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可能干扰凝血功能。
血凝检查结果的解读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生综合判断,如有异常应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