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匡铭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肝外科
-
肝内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其治疗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瘤体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症状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4-05-04 09:01
1.瘤体情况:对于2.6厘米×1.7厘米的肝内血管瘤,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只需定期复查,监测瘤体变化,通常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2.症状表现:若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等。
3.手术治疗:手术切除适用于瘤体较大、有破裂风险或症状明显的情况。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需注意恢复。
4.介入栓塞:通过向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使瘤体缺血萎缩,创伤较小。
5.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流使瘤体组织凝固坏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总之,对于肝内血管瘤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