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乙状结肠扭转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道解剖结构异常、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内容物过多、长期便秘以及腹部外伤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灌肠复位等。灌肠复位常用生理盐水或钡剂灌肠,通过压力使扭转的肠管复位。但这种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存在肠穿孔等风险。 2.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手术方式有乙状结肠复位固定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等。复位固定术适用于肠道无坏死的情况;若肠管已坏死,则需切除病变肠段。 3.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还会使用解痉药缓解肠道痉挛,如山莨菪碱。但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 4. 术后护理: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饮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5.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适当运动,增强肠道蠕动功能。 总之,乙状结肠扭转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2024-11-14 12:1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肠扭转? 肠扭转是肠管的某一段肠襻沿一个固定点旋转而引起,常常是因为肠襻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与压迫影响肠管的血液供应。扭转肠襻极易因血循环中断而坏死,是机械性肠梗阻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大多数肠扭转发生在小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