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立宗
太原显微手外科医院
一级
显微外科
-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通常由外伤、骨骼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治疗方法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等。 1. 骨折原因:直接暴力(如车祸撞击)、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时的传导力)、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的轻微损伤)、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肿瘤)、病理性骨折(由骨骼本身病变导致)。 2. 骨折症状:局部疼痛,尤其是在移动或触碰时;受伤部位肿胀、淤血;骨折处可能出现畸形,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屈伸。 3. 骨折诊断:通过 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4. 骨折治疗:复位使骨折断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固定分为外固定(如石膏、支具)和内固定(如钢板、螺钉);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5. 骨折预防: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适度运动,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危险行为,预防外伤。 总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恢复骨骼功能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
2024-11-13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