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肝性黄疸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生主要与肝脏疾病相关,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导致肝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包括肝细胞损伤、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代谢异常等。 1.肝细胞损伤: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药物性肝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他汀类药物)、酒精性肝病等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代谢。 2.胆汁排泄障碍:胆管结石、胆管炎、胆道肿瘤等阻塞胆管,使胆汁无法正常排泄。 3.胆红素代谢异常:遗传因素导致胆红素代谢相关酶的缺陷,引起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 4.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免疫性疾病攻击肝细胞,引发黄疸。 5.肝脏肿瘤:肝癌等肝脏肿瘤压迫胆管或影响肝细胞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总之,肝性黄疸本身不传染,但引发肝性黄疸的部分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可能具有传染性。如果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2024-11-12 1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