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克来 医师
曹妃甸区六农场医院
其他
全科
-
母乳性黄疸不一定不能喂母乳。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母乳中某些成分、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肠道菌群等。 1.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因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摄入奶量少,肠蠕动慢,导致胆红素排泄减少。此时应增加母乳喂养频率,必要时补充配方奶。 2.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若胆红素水平不高,可继续母乳喂养;若胆红素水平较高,可暂停母乳 2 - 3 天,待胆红素下降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 胆红素监测:定期监测胆红素值,根据数值决定喂养方式及是否需要治疗。 4. 治疗方法: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进行光疗,常用的有蓝光照射。 5. 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使用苯巴比妥钠、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母乳性黄疸是否能继续母乳喂养,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黄疸变化,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处理。
2024-11-21 23:0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