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克来 医师
曹妃甸区六农场医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存在皮肤感染、有周围神经病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对针灸极度恐惧等情况下不宜针灸。 1. 血糖控制不佳:若患者血糖过高,如空腹血糖大于 10mmol/L 或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 13mmol/L,针灸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2. 存在皮肤感染:糖尿病患者本身易发生皮肤感染,若局部皮肤有破损、红肿、化脓等感染症状,针灸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3. 有周围神经病变:此时患者对疼痛、温度等感觉不灵敏,针灸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且疗效也不佳。 4.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针灸可能加重病情。 5. 对针灸极度恐惧:心理因素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应激性血糖升高。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考虑针灸治疗前,应充分告知医生自身病情,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针灸。
2024-11-21 21:5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