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克来 医师
曹妃甸区六农场医院
其他
全科
-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与排泄的能力,引起的黄疸。其成因复杂,包括先天性因素、后天性疾病、药物作用、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等。 1.先天性因素: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这些疾病导致红细胞本身存在缺陷,容易破裂。 2.后天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自身免疫机制或其他原因破坏红细胞。 3.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抗疟药等可能引起溶血,进而导致黄疸。 4.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如败血症,可能损伤红细胞引发溶血。 5.免疫因素:血型不合输血,如 AB 型血输给 O 型血的人,可引发溶血和黄疸。 总之,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胆红素测定、血涂片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患者需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2024-11-17 22: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