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其症状包括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 病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基因异常,增加患病风险;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参与发病;自身免疫紊乱使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2. 症状:早期可能仅有轻微的乏力、消化不良;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难以忍受、腹胀、腹水等。 3. 诊断: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肝功能、自身抗体;肝脏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肝脏形态;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4. 药物治疗:常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免疫抑制剂如布地奈德、环孢素等调节免疫;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等。 5. 生活方式调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4-11-14 14:1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指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疾病导致长期胆汁淤积而致之肝硬化。一般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性和肝外胆管梗阻性肝硬化两种类型,前者多为肝内细小胆管疾病引起的胆汁淤积,其中与自身免疫有关者,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继发于肝外胆管梗阻,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胆汁性肝硬化的一种较少见类型,其病变主要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肝硬化。女性患者约占80%~90%,多为中年以上妇女,一般认为与自体免疫有关。本病属中医学“黄疸”、“积聚”、“鼓胀”等病范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