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尿液出现白色沉淀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晶析出、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肾脏疾病、前列腺疾病等。 1.结晶析出: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如磷酸盐、草酸盐等,形成结晶沉淀。这种情况通常与饮食、饮水量少有关。 2.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导致炎症,产生脓性分泌物,使尿液浑浊有沉淀。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等。 3.乳糜尿:多因淋巴系统病变,乳糜液混入尿液。 4.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影响肾脏滤过功能,导致蛋白质等物质漏出形成沉淀。 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混入尿液,可出现白色沉淀。 尿液出现白色沉淀物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果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1-18 10: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