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天山 主任中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熬制中药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药材种类、方剂用途、火力大小、药材质地以及熬药器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材种类: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通常需要熬制较长时间,约 30 分钟;而花、叶类药材如金银花、菊花,一般熬制 15 分钟左右。 2.方剂用途:滋补类方剂,像熟地、当归等,熬制时间较长,约 40 分钟;解表类方剂,如麻黄、桂枝等,熬制 20 分钟左右即可。 3.火力大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大火能使药液迅速沸腾,小火则能使有效成分慢慢析出。 4.药材质地:质地坚硬的药材,如龟板、鳖甲,熬制时间较长;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茯苓、泽泻,熬制时间相对较短。 5.熬药器具:砂锅熬制时间相对较长,不锈钢锅则相对较短。 总之,熬制中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和药效。在熬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
2024-11-27 16: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2024-11-28 03:22
-